一、前期准备
了解政策法规:
企业需深入研究国家及地方关于外债管理的政策法规,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外汇管理局等发布的zui新规定,确保融资活动的合规性。
特别注意政策变化,以便及时调整外债策略适应新的法规环境。
评估自身条件:
企业需评估自身的信用状况、还款能力、财务状况等,确保符合外债备案的条件。
合理评估企业的外债需求,确定外债的规模、期限及用途,确保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和财务健康。
选择融资方式:
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状况,选择合适的外债融资方式,如境外发行债券、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等。
二、准备申请材料企业需准备以下主要材料以供备案使用:
企业基本信息:
营业执照副本
组织机构代码证(如已统一为社会信用代码,则无需单独提供)
税务登记证(如已三证合一,则无需单独提供)
企业章程
股权架构图(追溯至zui终实际控制人)
财务资料:
经审计的近三年财务报表(资产负债表、利润表、现金流量表等)
境内企业外债风险加权余额计算表、宏观审慎外债管理模式下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情况表(如有)
外债相关材料:
外债借款合同或意向书
董事会或股东会关于申请外债的决议文件
担保合同或意向书(如有)
担保人的相关资料(如有)
还款计划
其他材料:
募投项目的审批、核准或备案文件(如适用)
投资合同或意向书(如适用)
项目的其他支持性文件(如适用)
法律意见和真实性承诺函
境外合作方信息(如适用)
信用评级报告(如适用)
三、提交备案申请选择申请机构:
根据企业所在地和融资规模,确定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或地方发展改革委提交备案申请。
对于实施外债规模切块管理改革试点的省市,企业和金融机构也可向试点省市发展改革委提出备案登记申请。
中央管理企业和金融机构则直接向国家发改委提出备案登记申请。
在线提交:
企业需登录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或指定政务服务平台,在“政务服务”频道进行网上登记。
按照办事指南要求,填写申请表单并上传电子材料。
报送纸质材料:
网上登记完成后,同步将纸质版材料报送至政务服务大厅或指定受理窗口。
四、审核与反馈形式审查:
政务服务大厅或相关部门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,确保材料齐全、格式规范。
实质审查:
通过形式审查后,进入实质审查阶段,评估企业的资质、融资计划、还款能力等方面。
审查过程中,如发现材料不全或存在其他问题,会要求企业补充或修改材料。
反馈与补充:
企业需积极配合审核工作,及时提供所需材料,确保备案申请的顺利通过。
五、领取备案证明审核通过:经审核无误后,企业将获得《企业借用外债备案登记证明》或相关备案通知书。
后续管理:企业需严格按照备案登记的资金用途使用外债资金,并定期向相关部门报告外债资金使用情况、还款进度等信息。
六、注意事项确保材料真实准确:企业应确保所提交的材料真实、准确、完整,避免虚假或误导性信息。
关注政策变化:企业应定期关注国家和地方关于外债管理的政策变化,以便及时调整外债策略。
加强风险管理: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,对外债融资活动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防范。
合规使用资金:企业在获得备案登记后,需按照登记的外债用途、金额、期限等使用外债,并按时还本付息。